{"@context":"http://schema.org","@type":"NewsArticle","mainEntityOfPage":"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3%80%8C%E6%9D%B1%E5%8D%97%E4%BA%9E%E5%B8%82%E5%A0%B4%E3%80%8D%E5%85%B6%E5%AF%A6%E6%98%AF%E5%80%8B%E9%99%B7%E9%98%B1%EF%BC%81%E7%B5%A6%E7%A4%BE%E6%9C%83%E6%96%B0%E9%AE%AE%E4%BA%BA%EF%BC%9A%E5%B1%A5-103556917.html","headline":"「東南亞市場」其實是個陷阱!給社會新鮮人:履歷上的新加坡經驗,無法複製到其他國家","datePublished":"2017-09-26T10:35:56.000Z","dateModified":"2017-09-26T10:35:56.000Z","keywords":[],"description":"最近,我們已經聽過這樣的說法很多次,而且很多人應該也都很熟悉:「南向政策,東南亞市場將成為下一個中國等級市場,東協國家將會是下一代高成長所在...","publisher":{"@type":"Organization","name":"Yahoo奇摩新聞","logo":{"@type":"ImageObject","url":"https://s.yimg.com/rz/d/yahoo_frontpage_en-US_s_f_p_bestfit_frontpage.png","width":142,"height":36}},"author":{"@type":"Person","name":"商業周刊"},"creator":{"@type":"Person","name":"商業周刊"},"provider":{"@type":"Organization","name":"職場精力湯","url":null},"image":{"@type":"ImageObject","url":"https://s.yimg.com/ny/api/res/1.2/vCqfSFeNssW1n3hdK__9uA--/YXBwaWQ9aGlnaGxhbmRlcjt3PTEyODA7aD03MjMuMg--/https://s.yimg.com/uu/api/res/1.2/EsTH3B8T2F03X.mgF06V6w--~B/aD00NTI7dz04MDA7c209MTthcHBpZD15dGFjaHlvbg--/http://media.zenfs.com/en/homerun/feed_manager_auto_publish_494/3a2001a1f33f5ddbad47742682fde059","width":800,"height":452},"thumbnailUrl":"https://s.yimg.com/ny/api/res/1.2/vCqfSFeNssW1n3hdK__9uA--/YXBwaWQ9aGlnaGxhbmRlcjt3PTEyODA7aD03MjMuMg--/https://s.yimg.com/uu/api/res/1.2/EsTH3B8T2F03X.mgF06V6w--~B/aD00NTI7dz04MDA7c209MTthcHBpZD15dGFjaHlvbg--/http://media.zenfs.com/en/homerun/feed_manager_auto_publish_494/3a2001a1f33f5ddbad47742682fde059"} 「東南亞市場」其實是個陷阱!給社會新鮮人:履歷上的新加坡經驗,無法複製到其他國家商業周刊職場精力湯2017年9月26日 作者 ● 鍾子偉/商周網站專欄作家   最近,我們已經聽過這樣的說法很多次,而且很多人應該也都很熟悉: 「南向政策,東南亞市場將成為下一個中國等級市場,東協國家將會是下一代高成長所在,中國的高成長階段已經結束,如果未來企業想要捉住明天的族群,並投資於未來,那麼他們必須去東南亞國家。」 這在表面上看起來是真的,邏輯上也有道理。經過20多年的發展,中國已經停止了快速成長階段,許多地區市場日益成熟,工資和成本也非常高。對許多亞洲和台灣企業來說,下個合乎邏輯的追逐點自然就是東南亞。 表面上,像中國一樣,這個市場看起來很近,東南亞文化上接近我們的程度,更勝美國或歐洲國家,有龐大而且依然年輕的快速成長人口,東南亞有許多地方不是歷史上跟中國有關係,就是說中文。從遠處看來,一切都很棒。 幾個月前,我們參加了一個政府主辦的研討會,討論目前進展情況,和東南亞市場的未來前景。其中邀請了一家大公司和2到3家台灣新創公司和投資人來分享經驗,不管是成功或是失敗,將這些經驗分享給對東南亞市場有興趣的企業決策者,或是想去東南亞發展職場生涯的學生。 在論壇開始前,我們很快速地介紹了自己,以及公司的現況。大企業代表,一家台灣大型科技公司的副總裁首先開始: 「我被賦予的任務是設定商業開發策略,以及重新聚焦在我們公司下一個五年在東南亞市場的焦點,我已經這樣做了3年,但老實說,我們的進展很緩慢,我們業務成長比預期要慢。從某些方面來說,它甚至比在中國市場成長更加困難和複雜。 首先,像新加坡或泰國主要城市的成熟市場,多半已經被你會在每個市場裡面看到的大型跨國企業所佔據,所以在那邊跟他們競爭沒有比較容易。 再來,對於像是馬來西亞、菲律賓或印尼這樣有未來高成長潛力的市場,你會發現中國企業,就像他們過去5年在非洲做的事情一樣,在當地發展已經遠遠領先我們。 南向政策?這個方向背後的想法是正確的,但我們已經太慢了。多數外國企業更快,而且已經開始多年。中國企業花更多錢,也已經在當地大筆投入了更多資源和金錢,甚至比最大的台灣企業都還要多。 你到了那裡,會意識到有那麼多我們所不瞭解的國家、語言和文化,那是傳統上在台灣教育和社會中不被重視的部分,分散在地理上很大的範圍。我們的競爭優勢是什麼?」閱讀更多 一個新創公司的創辦人接著分享: 「起初,當每個人都在考慮東南亞市場時,每個人首先都會把那裡想成像是中國或美國,一兩個辦公室應該夠了,就像在北京或上海。 我們最初也是一樣的。在做了研究之後,我們想,與其去一個已經成熟的市場如中國、日本或美國去競爭,為什麼不去一個比較沒那麼競爭,甚至市場更大的東南亞呢?但一旦我們做完了認真的規劃後,第一個問題自然是: 我們的第一個辦公室應該在哪裡?新加坡?看起來不錯,但事實上非常昂貴,而且和其他市場沒有太大關聯。同樣的問題會套到我們想到的其他城市。馬來西亞辦公室?那如何能夠幫助我們進入到菲律賓?把曼谷當作第一步?那裡語言、文化和市場行為跟其他國家完全不一樣。 我們背後有專業創投投資,他們通常只會等上幾年,而且期待快速成長,我們接下來要立刻面對另外一個困境:跟有大量資金和資源豐富的大公司不同。 我們不能同時進入5個市場,但如果一個一個國家去嘗試,我們可能要花上2-3年才能熟悉一個國家並在那裡建立一些地位,然後才能去下個國家,但對於許多投資人,從一個國家所得到的回收太小了,整個過程太久了。」 對於年輕公司來說,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困境: 每個人都備受壓力,要證明我們可以在台灣以外的市場成長,證明我們可以成為一個國際公司,對於台灣年輕公司來說是最困難的一項試煉。 許多人同意現在前進中國不是唯一必要選項或是最好的選擇,所以自然,許多人就開始想到了東南亞。 但如果一開始就把東南亞想成一個「單一市場」,有很多相似特徵,最終根本就是個陷阱,讓很多企業放太多希望和期待,而「低估」其困難度呢?最終,企業不管大或小,不是沒有成功同時進入到該市場中許多國家而放棄,就是被迫縮小自己的野心,僅能專注在一個主要市場,然後緩慢的成長。 之後,在實際的論壇討論中,幾乎每個人,從大公司到新創公司到創投,都強調同樣的訊息: 「要小心,不要太輕易地根據每個人表面看到的虛假情況,而做出決定:事實上,並沒有『一個』東南亞市場。」 現今有許多年輕人或剛畢業的新鮮人,考慮去國外發展,5年前或許是香港或中國,但現在,東南亞國家的選擇常常冒了出來。 許多人認為,履歷上的新加坡經驗可以輕易轉換到其他東南亞國家,足以輕鬆地將這個成功複製到其他東南亞市場,也許就以這為核心來計畫自己未來的職場生涯。當在年輕的職場生涯中面對這樣的選擇時,要小心謹慎。 表面上看來,這似乎是一個有光明前景、容易而且完整整合的市場,企業可以輕易進入到整個市場,建立地位然後複製貼上到其他所有國家。年輕畢業生可能會想,在曼谷有經驗,可以自動代表會在馬來西亞或印尼有一個成功、順利的職涯。 但是,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就會意識到,事情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或簡單,事實上,並沒有所謂的「一個」東南亞市場。   【更多報導】統一不賣泡麵了、大潤發賣不出去…中國市場怎麼了? ※本文由商業周刊網站授權刊載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***** 欲詳文,敬請移駕至 **YahooNews即時新聞**

Homelike 奧亞6環護背硬式床墊-雙人加大6尺 | 雙人加大 / 特大彈簧床
Homelike 奧亞6環護背硬式床墊-雙人加大6尺,雙人加大 / 特大彈簧床,2.3mm;6環高碳鋼彈簧;一面蓆一面布冬夏兩用;採用立體車花緹花表布
Homelike 奧亞6環護背硬式床墊-雙人加大6尺 | 雙人加大 / 特大彈簧床

現正特價中: $6980 我要立即前往搶購

arrow
arrow

    ixi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